琉璃瓦雨季存储的核心是防潮防碱、避免磕碰、防止变形,需通过科学选址、合理码放、防护覆盖三个关键环节落实,避免瓦片因雨水浸泡、潮气侵蚀出现质量问题。
一、存储场地:选对环境,隔绝潮气
优先室内存储,严控温湿度
首选干燥、通风的室内仓库,仓库地面需硬化并铺设防潮膜(如聚乙烯薄膜),再垫3-5cm厚的木质托盘或砖块,使瓦片远离地面潮气,防止底部瓦片吸潮发霉。
若仓库通风不足,可安装工业风扇或除湿机,保持室内相对湿度≤60%;避免仓库靠近外墙、窗户(防止雨水渗漏)或水管、暖气管道(防止冷凝水侵蚀)。
室外临时存储,做好防雨措施
若需临时露天存放,需搭建高度≥2m的防雨棚(棚顶用彩钢板或防水帆布,边缘下垂至地面30cm以上),棚内地面同样垫高并铺防潮膜,避免雨水漫入。
防雨棚周围挖排水沟(宽度≥30cm、深度≥20cm),及时疏导雨水,防止积水倒灌浸泡瓦片。
二、码放方式:科学堆叠,减少损耗
分类码放,控制堆叠高度
按瓦片型号(如板瓦、筒瓦、脊瓦)、规格分开码放,避免不同尺寸瓦片混堆导致受力不均、挤压变形;同类型瓦片堆叠时,高度不超过1.2m(约10-12层),每层之间垫软质缓冲材料(如纸板、珍珠棉),减少瓦片间摩擦磕碰。
筒瓦等弧形瓦片需侧立码放(凹面朝上),避免平放时积水;脊瓦等异形瓦片用专用支架固定,防止倾倒或挤压破损。
预留通道,保障通风防潮
瓦片堆垛之间预留≥50cm的通风通道,方便空气流通,减少局部潮气积聚;堆垛与仓库墙面保持≥30cm距离,避免墙面冷凝水渗入瓦片堆。
码放时确保堆垛整齐、稳固,底部用木方或砖块固定,防止雨季地面湿滑导致堆垛倾倒。
三、防护措施:隔绝雨水,防止侵蚀
整体覆盖,双重防潮
室内存储的瓦片堆垛,顶部覆盖防水帆布或塑料膜,边缘下垂至地面并压实(用砖块或沙袋固定),防止仓库顶部渗漏或地面潮气上升;若瓦片已开箱,需用密封袋单独包裹未使用的瓦片,避免潮气直接接触。
室外防雨棚内的瓦片,除棚顶防护外,堆垛外围再包裹一层防水膜,膜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,每10㎡放1-2袋),吸收残留潮气。
定期检查,及时处理问题
雨季每2-3天检查一次存储场地,查看仓库是否漏水、防雨棚是否破损,发现漏雨点及时修补(如更换帆布、涂抹防水胶)。
检查瓦片表面是否有霉斑、泛碱(表面出现白色粉末),若发现少量受潮瓦片,立即搬出通风晾干;若受潮严重(瓦片变软、掉釉),需单独存放并评估是否可用,避免影响整批瓦片质量。
四、特殊处理:针对易损部位防护
釉面保护,避免磨损
琉璃瓦釉面易因摩擦受损,码放时禁止直接碰撞,搬运时戴手套,避免手上油污污染釉面(油污遇雨水易滋生霉菌);若釉面有轻微划痕,可在存储前涂抹少量中性蜡,减少雨水侵蚀。
接口与孔洞防护
对带接口的瓦片(如筒瓦接口、脊瓦榫头),存储前用防水胶带密封接口处,防止雨水从接口渗入内部;瓦片上的预留孔洞(如固定孔)用塑料塞封堵,避免杂物、雨水进入导致内部受潮。